心之水选择 发表于 2017-12-19 08:14:02

【新闻】合肥工业大学:优化校园生态 更好“立德树人”

— 合肥工业大学
新华网合肥7月13日电
(记者 房子妤 通讯员 周慧 张瑾)
“阔别母校多年,当年脏乱差的卫生死角消失了,校园静谧清宁井然有序,我们住过的老一号楼也建成了文化广场,让我们这些老工大人倍感温暖……”
“夜深人静,校园里的安保人员依然在巡逻,生活在这里,我们随时随地都有安全感,可以心无旁骛地投身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
“老师对我们的关爱贯穿课堂内外,思想上时时关注,学业上倾心指导;生活上遇到问题了,无论反映的总务部老师是否负责此事,都会第一时间给我们满意的答复……”
行走在合肥工业大学的校园里,无论是多年后返校的老校友,还是久居在绿荫下的在校师生,校园里日新月异的变化,都是每一个工大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这是学校全面推进学校党的建设,落实从严管党治党取得的显著成果。
从车水马龙的合肥市黄山路,信步迈入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西侧门,都市的喧嚣立即被成荫的绿树隔断。每天清晨,许多青年教师都要先把孩子送到这里的附属幼儿园,再开始一天紧张的工作。
就是这条校园林荫道,却曾经一度被各类违规经营摊点占据,在破坏校园环境的同时,食品和消防安全隐患更随时可能给师生员工带来危害。2016年2月,党委保卫部的同志们对这一老大难问题予以坚决清理整治。
“经营摊点的人员成分复杂,清理过程非常艰难,我们每天都要挨骂。”校区地处闹市,周边环境复杂,校内违规经营较多,曾经一度是辖区派出所案发率高的“重灾区”。学校党委保卫部党支部把19名党员划分为4个功能型党小组,在技防管理、消防管理、综合管理、治安巡防、交通管理、安全教育6个岗位实现了党员示范岗全覆盖,不仅管住了门岗、扫清了违建、疏通了车辆、震慑了罪犯、清洁了校园,更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党员,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甘于奉献、勇于承担、干事创业的精神,成为和谐校园里又一股正能量。
校园宁静了,全校近5万名师生员工的心更静了。在这片静土上,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学生安心学习成才,在各自岗位上营造出“爱国爱校、笃学问道、团结合作、尽己奉献、追求一流”的校园文化氛围。
位于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科技楼西南侧的桃李园,100余棵树木郁郁葱葱。这里是校园内栽种花果树木种类最多的地方,纪念的是我国现代精度理论及工程应用的奠基人、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已故教授费业泰。
“费老师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和年过八旬仍然坚守在实验室的奉献精神一直在我们精仪人心中接续传递。”2013年留校任教的李瑞君,是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测控系党支部书记。围绕微纳测量领域,他所在的团队自主研发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微纳米三坐标测量机,对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精密零部件,测量精度可以达到一根头发丝的300到500分之一。
精密测量对温度控制的要求极高,而应用在测量机中的精密控温技术原先需要从美国引进,一台测量机上的9个制冷模块就要花费近30000元。李瑞君和同事们,从网上买来散热片和制冷片自行研制,花费不到1000元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李瑞君所在的实验室,还形成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敢为、担当、主动、用心、严谨。“高精度、高稳定性、低成本,我们就是要通过自力更生把核心技术做到极致,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腾飞和实现中国制造2025做出更大的贡献”。
每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汇聚起来就是一股强大的力量。2016年,李瑞君所在学院科研到帐经费比上年增加47%,高水平论文发表数量比上年翻了两番,授权发明专利比上年提高了1.6倍,其中,近80%的工作量由教师党员完成。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今天,合肥工业大学越来越多的老师在担负课堂教学的同时,把学科、专业、实验室建设和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担任学生班主任班导师等公益工作当作自己的“份内事”。
在合肥工业大学,有一支由58名本科生和13名研究生组成的学生科技创新团队,长期致力于北斗导航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自主航行器、山体滑坡灾害监测、高空气象参数探测等方面取得了独具特色的创新成果,2016年成为学校第二支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该团队的“总教头”,1979年出生的夏娜教授,在2015年10月荣获由校友捐资设立的“同泽优秀园丁奖”一等奖,奖金达120万元人民币。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夏娜当即拿出其中的60万元,先后设立了专项奖教奖学金,用于回馈和激励师生。而剩下的奖金,夏娜决定继续用在支持教学上。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副教授李鑫,已经在中国大学生iCAN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担任了整整十年的指导教师,他指导的参赛学生,在这项赛事中拿奖拿到手软。如今,参与指导这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赛事的教师队伍,日益壮大。
在该校宣城校区,从党政管理干部到专业教师,几乎人人都投身到本科生班主任这项工作中,不仅要对大学生进行学业、科技创新和就业指导,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让教师们安心教书育人,离不开制度的保驾护航。不久前,学校出台了一项让教师感到“震动”的新政——单纯的指导研究生工作不再计入工作量,取而代之的是所有教授都必须为本科生上课,教师公益性工作纳入年度考核。通过在考评机制、职称晋升等方面加强政策引导和激励保障,确保全体教师聚精会神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完善的政策导向与激励措施不仅为教师们更好地教书育人扫清了障碍、提供了保障,更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学校规定,学生专业课成绩不再“一考定音”,期终考试的笔试成绩只占到40%到50%,通过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知识,在实验训练中体验知识,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知识,立体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013年以来,学生在省部级以上竞赛中获奖2300余项,其中国际和国家级奖项超过30%;每年约2000余名本科生主持各类创新项目,参与学生8500余人。近50%在校生参与各类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全体在校学生接受了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构建了“教育活动评测—培养标准对照—教育目标评价”三层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估分析管理体系,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和成长成才需求,为学生们画出了一张清晰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课程地图,贯穿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同时,学校全面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思维,通过客观记录、有效认证、科学评价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经历和成果,使这份“成绩单”成为学校人才培养评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
6月23日,在上完最后一次党课后,机械工程学院2013级毕业生问锡宁,收拾好行囊准备离开他热爱的校园,前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就职。问锡宁还清楚地记得,刚刚迈进合肥工业大学校园时,自己就是听着即将毕业的优秀学长的讲座,逐步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今年5月,问锡宁自己也成为了一名青春引路人,走上了“学长领航故事汇”活动的讲台,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指引更多的年轻大学生走好自己的青春路。
党的建设提供的强大动力,全员育人的校园氛围,科学精准的培养体系,换来了高质量的培养成果。近两年来,学校本科毕业生到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工作和毕业研究生到国有企业研发中心、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工作的均占就业总数的60%。学校毕业生对就业状况满意度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均超过95%。同时,在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重大科技专项、高被引论文等方面,学校也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突破。
(原载于新华网2017年7月13日,图片来源于网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闻】合肥工业大学:优化校园生态 更好“立德树人”